初探中国俄式建筑“木刻楞”:讲述额尔古纳河畔的“浪漫”

发布时间:2023-04-18 16:17:36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责任编辑:news

初探中国俄式建筑“木刻楞”:讲述额尔古纳河畔的“浪漫”
图为俄罗斯族传统民居--木刻楞。 吕昊俊 摄

  中新网呼伦贝尔4月17日电 题:初探中国俄式建筑“木刻楞”:讲述额尔古纳河畔的“浪漫”

  中新网记者张玮

  沿着大兴安岭北麓、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柏油路一路前行,穿过草原,越过森林,一排排、一幢幢小木屋整齐地排列着,这是专属额尔古纳河畔的“浪漫”。

  因百年前中国男子与俄国女子在中俄界河边“始而相见以为友,继而相爱以为婚”,而在当地形成华俄后裔族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境内的额尔古纳市成为俄罗斯族聚居地,并保留着较完整的华俄后裔文化。

  恩和俄罗斯民族乡是中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即将古稀的俄罗斯族民众李祖庆从小生活在这里,吃着酸列巴,喝着格瓦斯,住着木刻楞。

图为李祖庆展示他家的木刻楞“浴室”。 张玮 摄
图为李祖庆展示他家的木刻楞“浴室”。 张玮 摄

  这几日正赶上俄罗斯族的传统节日--巴斯克节,李祖庆家的木刻楞每天迎来送往好多客人。

  “我的父辈当年是木刻楞建筑能手,很小的时候,我便给他打下手,到十三四岁的时候彻底爱上了木刻楞的建筑文化。”李祖庆将记者迎进门,直奔父亲留给他建木刻楞所需的大大小小的工具前。

  “原木两端长宽结合部由牙卯相互咬合,再以木楔子固定,上层原木下要凿上一条浅槽,中间夹上‘茅蒿’,逐层垒摞,再配有雕刻精美的窗框……”李祖庆边展示各种工具的用途,边向记者介绍着木刻楞的建造流程。

  木刻楞是额尔古纳俄罗斯族的典型民居,建筑材料以实木为主,其墙身全部由原木叠摞而成。这种建筑方式使得房屋结实耐用、冬暖夏凉、美观大方,且百年不倒。

  走近李祖庆家的木刻楞仔细看,房檐、门檐、窗檐上下的彩绘和雕刻让整座木屋灵动起来:门上檐用刀子刻出云字边;窗上下檐边刻着牡丹花;房檐则是镶嵌成型的“3D祥云”。

图为李祖庆讲解木刻楞制作技艺流程。 张玮 摄
图为李祖庆讲解木刻楞制作技艺流程。 张玮 摄

  如此精细的活儿要“归功”于李祖庆从小的热爱和一生的坚持。

  1992年,李祖庆放弃自己的工作,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木刻楞的建造中,这一干就是20多年。

  由于中国俄罗斯族民间建筑木刻楞独特考究的建筑与装饰工艺在中国其它建筑中很罕见,2013年,“俄罗斯族木刻楞营造技艺”被列入“内蒙古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而李祖庆成为木刻楞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李祖庆说:“我们这里位于祖国北疆,冬天气温极低,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是常有的事,如果房屋是砖瓦结构,遇到冻害、气温急剧变化,土地热胀冷缩、一冻一鼓,就会造成地基下沉、房屋开裂。”

  “而木刻楞则是由一根根木头构成,四角固定扣住,既结实又稳固。”李祖庆说,如今,当地有95%的房屋都是木刻楞。

  20多年来,李祖庆盖了100多座木刻楞。“这些年,我也一直在收徒,不能让这门儿手艺断层,更不能让文化断档。”(完)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顶部